乳制品行業(yè)供需將加速平衡 全球奶價再度上漲 |
我們預計中國乳制品行業(yè)的供需格局將加速達到平衡狀態(tài),因為最近全球奶價再度上漲使得進口量轉向國內奶源。我們認為到2017年年中,進口減少以及中國國內供應下降將扭轉長達兩年的乳制品供應過剩周期。 供應推動的全球奶價再度上漲將持續(xù) – 對中國的影響:進口下降、供應過剩趨向均衡、原奶價格觸底反彈。 過去三個月里新西蘭全脂奶粉的價格上漲了60%,主要受到新西蘭供應削減以及歐盟補貼/收儲政策的推動。但我們目前預計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有限,因為當前奶價已高于新西蘭奶農的經營成本。歐盟供應也可能迅速恢復,因為奶農儲備牛奶而不是淘汰奶牛。對中國的影響:我們預計全球奶價再度上漲對中國市場的影響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16年8月開始,進口奶粉成本上漲促使經銷商轉向國內供應。第二階段,由于國內乳制品的使用增加而國內供應下降,過剩庫存應會逐步清除并且到2017年中期中國供需達到平衡。第三階段,我們預計供應短缺和需求穩(wěn)定將使中國奶價在2017年年末逐步復蘇。然而由于飼料成本下降,奶價不大可能大幅反彈。 乳制品股目前更依賴價格;青睞下游領先企業(yè),上調蒙牛的評級至買入,重申對伊利的買入評級。 鑒于過去兩年中國銷量增長放緩,我們認為乳制品企業(yè)目前更多地依靠價格作為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因此,其盈利目前對全球奶價更為敏感。 兩大下游企業(yè)——伊利股份(買入)和蒙牛乳業(yè)(上調至買入評級)可能從此次全球奶價再度上漲中獲益最大。2017年,我們預計競爭緩和將減少兩家企業(yè)的促銷活動并推高毛利率。即使乳制品成本大幅上漲,我們認為伊利/蒙牛也有能力將其轉嫁給消費者。 上游企業(yè)現(xiàn)代牧業(yè) 自8月份以來上漲了近60%,但我們認為其漲勢不具可持續(xù)性,因為我們預計全球原奶價格的上漲空間有限。評級為賣出的中國旺旺受到奶價再度上漲的不利影響,因為原奶在主營業(yè)務成本中占比達到20%。在本報告中,我們調整了對研究范圍內中國乳制品企業(yè)的預測/目標價格(詳細內容參見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