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初乳的物理化學性質
(上傳時間:2009-10-13 16:30:44 文章來源:云南奶業(yè)協(xié)會信息中心 瀏覽次數(shù) 打印)收藏
初乳 產犢后1周內所分泌的乳稱之為初乳,呈黃褐色、有異臭、味苦、粘度大,特別是泌乳前3d,初乳特征更為顯著。脂肪、蛋白質。特別是乳清蛋白質含量高,乳糖含量低,灰分含量高。初乳中含鐵量為常乳的3~5倍,銅含量約為常乳的6倍。初乳中含有初乳球,可能是脫落的上皮細胞,或白細胞吸附于脂肪球處而形成,在產犢后2~3周即消失。 牛初乳平均總干物質含量為14.4%,其中蛋白質5.0%,脂肪4.3%,灰分0.9%,并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12和鐵。除此而外,牛初乳含有多種生物活性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Ig)、乳鐵蛋白(Lf)、溶菌酶(Lz),乳過氧化物酶(Lp)、血清白蛋白(BSA)、β-乳球蛋白(β-Lg)、α-乳白蛋白(α-La)、維生素B12結合蛋白、葉酸結合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劑和各種生長刺激因子等,其含量見圖1。 各種活性蛋白的功能特性如下: ①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璋蛋白一般分為IgG1,IgG2,IgA,IgD,IgE和IgM 5大類,人乳以IgA為主,牛乳則以IgG含量最高。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學功能主要是活化補體、溶解細胞、中和細菌毒索及通過凝集反應防止微生物對細胞的侵蝕。 ②初乳中的乳鐵蛋白.牛初乳中乳鐵蛋白有2種分于形態(tài);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86 000和82 000,其主要差別在于它們所含糖類不同.乳鐵蛋白可以結合2個Fe3+或2個Cu2+。乳鐵蛋白對鐵的結合促進了鐵的吸收,避免了人體內-OH這種有害物質的生成.另外,乳鐵蛋白還有抑菌、免疫激活等作用,是雙歧桿曹和腸道上皮細胞的增殖因子。 ⑧牛初乳中的刺激生長因子。牛初乳中含有很多種肽類生長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長田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轉移生長因子等,而常乳中沒有。這些生長因子與動物生長、代謝和營養(yǎng)素的吸收密切相關。 ④初乳中的過氧化物酶,過氧化物酶是氫受體存在的情況下能分解過氧化物的酶,其相對分子質量為82 000,含鐵,是一種金屬蛋白,具有協(xié)同抑曹作用。 牛初乳色黃、濃厚并有特殊氣味,干物質含量高;隨泌乳期延長,牛初乳相對密度呈規(guī)律性下降IpH值逐漸上升,酸度下降。牛初乳的一般理化性質見圖2。 牛初乳中乳滑蛋白含量較高,乳清蛋白中的,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IgG、乳鐵蛋白、BSA均呈熱敏性,其變性溫度在60~72℃。清蛋白的變性一方面導致初乳凝聚或形成沉淀,另一方面導致其生物活性喪失,使初乳無再開發(fā)利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