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牛奶低酸度的因素
(上傳時間:2014-5-19 8:12:30 文章來源:昆明市奶牛區(qū)域推廣站 瀏覽次數 打印)收藏
牛奶酸度是反映牛奶新鮮程度的重要指標,國標規(guī)定生乳及成品液態(tài)奶酸度為12-18oT,超過此范圍即視為不合格。剛擠出的牛奶酸度在16-18oT,低于16oT視為低酸度,隨著微生物的發(fā)酵酸度上升。由于牛奶酸度作為收奶必檢指標之一,養(yǎng)殖場(農戶)非常重視牛奶酸度的穩(wěn)定。牛奶酸度除受到微生物繁殖的影響外,奶牛品種、個體及飼養(yǎng)管理因素對酸度也有一定的影響。本文綜述了國內外有關牛奶酸度相關研究進展,以期對酸度有正確的認識,科學飼養(yǎng)管理奶牛,保證牛奶正常酸度。
1. 牛乳中酸的來源 牛乳中因含有蛋白質、磷酸鹽、檸檬酸鹽等,對牛乳起著弱酸作用,故牛乳呈弱酸性,正常牛乳的pH值為6.6,滴定酸度為16~18oT,稱為自然酸度。新鮮乳的自然酸度為16~l8oT,其中3~4 oT來源于蛋白質,2oT來源于 CO2,10~12oT來源于磷酸鹽和檸檬酸鹽。如按乳酸度計算,牛乳酸度為0.15%~0.17%,其中CO2占0.01%~0.02%,酪蛋白占0.05%-0.08%,檸檬酸鹽占0.01%,白蛋白占0.01%,磷酸鹽占其余部分。當牛乳由于細菌的污染,在乳酸菌的作用下,使乳糖分解產生乳酸而使牛乳的酸度升高,這部分酸度稱為發(fā)酵酸度。兩者之和,稱為總酸度。 2. 影響牛奶自然酸度的因素 2.1 品種、個體、胎次和泌乳階段 W. J. CAULFIELD (1936)研究認為,不同的奶牛品種酸度也不同,如Ayrshire為0.160 %、Holstein為0.161%、Guernsey為 0.172%、、Jersey 為0.179%。個體之間酸度變化也很大,酸度在在0.098-0.295%變化。80%的牛奶樣品酸度差異達到0.06%。 孫榮鑫等(2004)研究發(fā)現奶牛胎次對酸度也有影響,1胎牛的酸度較多在14.0-15.9oT,2、3胎牛多在15.0 oT以下,4、5胎牛酸度較多在14.0 oT以下,1-5胎奶牛隨著胎次的增加,牛奶酸度有下降的趨勢。 隨著泌乳天數的增加,酸度的概率也從較高酸度區(qū)往較低酸度區(qū)移動,即泌乳后期比前期的酸度略低(孫榮鑫等,2004)。初乳的酸度較高,第一次擠出的初乳平均值為0.44%, 第二次平均值為0.26%,第三次為0.21%,在泌乳期的前15-20天逐漸下降。整個泌乳期酸度逐漸下降,酸度下降最顯著的是泌乳初期,從第二個月到第七月,酸度相對穩(wěn)定(W. J. CAULFIELD,1936)。 2.2 產奶量與蛋白率 產量較低時,低酸度比例較大,產奶量高時,高酸度比例較大,因此,當奶牛產量從泌乳高峰走向泌乳低谷時,酸度有下降的趨勢。低蛋白率時,低酸度比例較大;高蛋白率時,高酸度比例較大(孫榮鑫等,2004)。 2.3 日糧平衡 2.3.1日糧營養(yǎng)不平衡:日糧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或品質較差,而能量不足,導致瘤胃內微生物利用氨的效率較低,過多的氨進入血液,造成血液堿性升高。奶牛日糧干物質采食量不足、營養(yǎng)缺乏,導致原料奶酸度偏低(孫國強等2013)。 2.3.2 酸堿平衡失調:當瘤胃pH低于6時,氨呈離子狀態(tài)存在,很少透過瘤胃粘膜吸收入血液。但當瘤胃內氨離子濃度過大,pH超過6.5時,氨被吸收的速率迅速增加。奶農為了提高奶產量,常常增加精料喂量,并在其中加入大量的NaHCO3以防止酸中毒,但是瘤胃內pH增加,使得氨的吸收速度增加,瘤胃內氨增加,血氨含量升高。CO2分壓反映了奶牛血液呼吸性酸堿平衡狀況,夏季奶牛處于熱應激狀態(tài),呼吸頻次增加,CO2呼出量高于體內的形成量,血液中CO2分壓降低,引起血液中碳酸分解,導致呼吸性酸中毒,血液pH上升,導致牛奶酸度降低(孫國強等2013)。 2.3.3 陰陽離子平衡失調 日糧陰陽離子差(DACD)是指日糧中每千克或每百克干物質所含有的主要陽離子(Na+、K+、Ca2+、Mg2+)毫摩爾數與主要陰離子(Cl-、S2-和PO43-)毫摩爾數之差。研究表明,奶牛血液中pH、尿液pH及HCO3-濃度均隨著其日糧中DCAD的增加而增加,隨著日糧DACD的升高,Na+的攝入量也增加,因而腎小球濾除液中Na+的濃度也增加,同時Na+從腎小管的重新收也增加,并與H+交換,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對H+的分泌,進而促進了碳酸鹽的重吸收,結果導致血液pH和碳酸氫鹽濃度升高,奶牛血液細胞外液趨向于堿性變化(孫國強等2013)。 2.4 乳房炎 由于奶牛體質和細菌數量、毒力等因素的影響,引起乳腺組織炎癥過程的加劇,血管滲透性增高,機體通過自身調節(jié),大量白細胞滲出,使得體細胞數量急劇增加,隨著炎性反應的加重,血液與牛乳之間的pH值梯度差縮小,導致牛乳pH值逐漸增高,趨向于血液值7.4,牛奶酸度偏低。 3. 結論 綜上所述,牛奶酸度與奶牛品種、個體、胎次、泌乳階段和瘤胃酸堿平衡、乳房健康狀況有關,在生產管理中出現低酸度牛奶時應對各種因素進行具體分析,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保持酸度穩(wěn)定。另外,酸度作為判斷新鮮度的指標,應多關注其上限,防止牛奶腐敗變質。出現低酸度時,如排出認為添加堿類物質的可能,建議根據本地區(qū)養(yǎng)殖的實際情況適當放寬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