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斯里斯克伏生臂形草扦插技術(shù)
(上傳時間:2016-7-27 10:37:19 文章來源:奶牛營養(yǎng)與飼料研究室 瀏覽次數(shù) 打印)收藏
臂形草(Brachiaria Griseb.),英文名Sweet Singnal grass。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Stapf)是其中一種。貝斯里斯克伏生臂行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 Basilisk)是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xué)研究院在1983年至1991年中澳技術(shù)合作“云南牲畜和草場發(fā)展”項目期間從國外引進800多個牧草品種之一,在云南省思茅縣的曼中田牧場獲得成功,而后推廣至相似生態(tài)環(huán)境區(qū)域的優(yōu)良熱帶禾本科牧草。 臂形草屬(Brachiaria Grisebach)牧草大多原產(chǎn)熱帶非洲,是一種重要的放牧型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全屬約50多個種,廣布于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伏生臂形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匍匐莖,莖節(jié)著地生根,長出直立枝莖;分蘗多,形成致密草叢,高約1m;穗狀總狀花序,花期長,每年6月份開始抽穗揚花,花期可延續(xù)至11月份,其間種子陸續(xù)成熟,成熟的種子極易脫落。 臂形草喜溫暖潮濕氣候,最適年降雨量為1500mm,耐干旱,可忍受4~5個月的旱季,但旱季超過4~5個月則生長不良,不耐澇,不耐寒,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在無霜地區(qū)冬季生長旺盛。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廣泛,能在各類土壤上良好生長,但高鋁含量的瘠薄土壤,對生長量有一定的影響,在排水良好的沃土上產(chǎn)量最高。伏生臂形草為短日照作物,在稍有蔭蔽的椰林下生長旺盛。伏生臂形草生長快,侵占性強,并能靠種子自繁擴展蔓延。耐牧、耐踐踏、耐火燒?汕げ寤蛉霾ミM行建植。現(xiàn)將近年來在南方現(xiàn)代草地畜牧業(yè)推進行動過程中實施的臂形草扦插技術(shù)進行總結(jié)和介紹。 1種子選擇 根據(jù)江城縣自然氣候和天然草地植被類型特點,人工草地均采用多年生臂形草種育苗,臂形草播種量為7.5公斤/hm2。 2苗圃地的選擇 苗圃地選擇在土壤肥力好的山坡地,為了保證苗強苗壯,土地的水肥條件要求就要高一些,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為宜。 3苗圃地面處理 采用人工挖除方法清除苗圃地的雜草、灌木植株和根系。在三月進行翻耕,在四月初用釘齒耙反復(fù)耙地,將雜草根莖耙出并移到地外燒毀。翻耕深度在20厘米以上,翻耕的土壤經(jīng)過太陽暴曬10-15天以上以便于播種。 4播種及苗期管理 臂形草苗圃地于4月中旬撒播,播種后進行澆水養(yǎng)護,澆水需使20厘米深的表土完全浸透。病蟲害防治以“勤觀察、早防治”為原則,常用的防治藥物有:多菌靈、甲基布托津、粉銹寧、敵銹鈉等,以800-1000倍稀釋噴灑;殺蟲菊酯2000-3000倍稀釋噴灑。雜草防除根據(jù)雜草種類和生長情況,靈活采用不同的除雜方法。雜草危害嚴重時,采用選擇性除草劑防治。 圖1 可進行分株扦插的臂形草苗圃 圖2 扦插后成活初期的臂形草 5移栽 出苗60天后,苗基本長得15厘米高,這個時候進行移栽是最適宜的,移栽按一定行距一行或多行同時開溝,為安全起見,每塘栽3株,塘與塘之間間隔40厘米,行距通常為50厘米,每畝用量為3700株。栽種后用手將土壤進行適當鎮(zhèn)壓,有利于種苗根系生長。 6移栽后管理 牧草與農(nóng)作物一樣,如果移栽后就不管不問就會造成減產(chǎn)甚至沒有收成。因此也要如種莊稼一樣精心的進行管理。 6.1 除雜草 雜草叢生不僅影響牧草的產(chǎn)量、而且有些有毒植物還能造成畜禽中毒。除去雜草一種方法是利用人工或機械鋤地、翻地進行除草,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生物或化學(xué)方法除草。 6.2 追肥 在牧草的生長期內(nèi),根據(jù)牧草生長的需要而使用的肥料叫追肥。追肥主要用速效化肥。追肥的使用時間一般在牧草分蘗、拔節(jié)、現(xiàn)蕾以及每次刈割后。追肥尿素7公斤/畝、鉀肥5公斤/畝、鈣鎂磷5公斤/畝。 6.3 灌溉 類似其它農(nóng)作物一樣,水也是牧草生長發(fā)育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水分合適、牧草單位面積產(chǎn)量可提高3-10倍。牧草的灌水時間應(yīng)根據(jù)土壤的含水量而定,禾本科牧草土壤持水量約75%。 6.4 排水 土壤的持水量過多,易造成土壤通氣不良,而造成爛根。因此,牧草不僅注意灌溉,也要注意排水,保持土壤合適的含水量十分必要6.5牧草的病蟲害防治 臂形草病蟲害較少,若發(fā)生病蟲害可用國家推薦的農(nóng)藥進行防治。通過認真管理,目前臂形草單株高度在60厘米以上,長勢良好。 圖3 扦插后生長很好的臂形草草地 7 利用管理 補播封育后的草地,牧草生長早期應(yīng)進行細致觀察,雜草生長過于旺盛時,應(yīng)控制放牧,放牧人員應(yīng)仔細管理,盡量讓放牧家畜采食雜草。完全沒有飼用價值的惡性雜草還應(yīng)人工除雜一次。播種第二年補播牧草種子成熟并脫落后,開始正常放牧利用。 圖4 在江城縣建成的臂形草草地
|